
是為了減輕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蟲危害園林植物,從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飄綠園林醫生針對園林病蟲害發生規律及多年園林病蟲害防治經驗總結病蟲害防治用藥四大原則和五大技巧,最關鍵是最后兩點!
一、病蟲害防治原則
1、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從園林生態系統整體出發,根據園林植物—病蟲—天敵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采用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等手段,創造不利于害蟲發生而有利于園林植物和天敵生長繁殖的條件,將病蟲害控制在經濟危害允許閾值之內。

2、提高植物本身抗性
采用園林植物栽培管理技術,如選育抗蟲品種、采用健壯種苗、加強苗木管理、合理施肥灌溉、秋冬季修剪、樹干涂白等,改善園林植物生長發育的環境,提高其抗性。
3、增強園林生態系統的穩定
受外界環境因子和人為活動的干擾,園林生態系統比較脆弱,不穩定。從生態學觀點出發,綜合運用生物防治、栽培管理等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加強天敵的保護和利用,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4、科學使用藥物
藥劑的選擇要以選擇性強、對人畜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的生物農藥為主,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在應用時要注重病蟲、植物、天敵、環境之間的關系,科學使用,提倡在天敵的安全期、害蟲的薄弱環節用藥,注重對本地天敵的保護。
二、園林植物害蟲有哪些防治措施
1、園林植物管理
防治措施要結合園林植物管理進行
常用的方法有:
1)選擇適宜苗圃地育苗,保證苗強、苗壯;
2)培育和選用抗性強的品種;
3)適地適樹,合理配置各種樹木、花卉,避免某些害蟲嗜食植物的相鄰種植,阻止害蟲的擴散蔓延;
4)合理施肥與灌溉;
5)加強園林植物的撫育管理,結合整形修剪,剪除帶蟲枝、葉;
6)通過冬耕深翻、及時清除枯枝落葉和雜草等措施,破壞害蟲的越冬場所,從而降低害蟲來年的蟲口基數。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及其產物控制蟲害的方法。該方法能直接大量地消滅害蟲,還可改變生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具有對人、畜、植物安全,不殺傷天敵和其它有益生物,不存在殘留和環境污染等特點,對一些害蟲具有長期控制的作用。
但其有見效慢,繁殖技術復雜,防治效果受技術和自然條件影響大等局限性。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
以蟲治蟲:即利用天敵昆蟲或有益螨類控制害蟲;
以菌治蟲:即利用害蟲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蟲;
以鳥治蟲:即保護鳥類,嚴禁捕鳥,人工招引以及人工馴化,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創造良好的鳥類棲息環境等措施。
3、物理機械防治
物理機械防治是采用物理的和人工的方法消滅害蟲或改變其物理環境,創造對害蟲有害的環境或阻隔其侵入的一種防治方法。
物理機械防治常用的方法有:
捕殺:即利用人力或簡單機械,捕殺有群集、假死習性的害蟲;
誘殺:即利用害蟲的趨性,設置燈光、潛所、毒餌、餌木等誘殺害蟲;
阻殺:即人為設置障礙,防止幼蟲或不善飛行的成蟲遷移擴散;
高溫殺蟲:即用熱水浸種、烈日曝曬、紅外線輻射,殺死種子、果實中的害蟲。
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法具有防治害蟲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簡單、受季節性限制較小、適宜于大面積使用等優點。
但也存在使用不當能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環境、殺傷天敵、造成植物藥害等問題。并且長期使用農藥,可使某些害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化學防治使用的殺蟲劑主要有:
觸殺劑:如,有機磷、有機氯等,或者在害蟲體表形成薄膜,封閉害蟲氣門使其窒息而死的,如,飄綠清圓等;
胃毒劑:如,出介,青蛾幫等;
內吸劑:如,雅虱馬,叢無蹤等;
熏蒸劑:如,樹蟲康等;
絕育劑:如,六磷胺等;
拒食劑與忌避劑:如樟腦、驅蚊油等;
引誘劑:如紅馬溫,白馬溫等。
5、冬季清園是重點
清園分兩方面:
a 清理枯枝落葉后,整園使用飄綠清圓(石硫礦物油)進行清園處理。入秋后蟲卵,病原體隱藏于表皮縫隙,土壤表層,枯枝落葉,病枝弱枝,分支點等部位,秋冬之季做好清園工作,能夠高效防治蟲卵孵化,病菌分裂繁殖。

b 樹干涂白,能夠高效防止樹表皮縫隙蟲卵病菌繁殖,在保溫防寒同時,增加美觀度,同時讓第二年病蟲害爆發幾率大大降低。

園林病害診斷是個復雜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正確的判斷出病害、采取正確的處理辦法。
飄綠園林醫生提供免費園林病蟲害防治實驗服務,實驗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