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蟲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 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于農林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蚜蟲防治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蚜蟲的特性,才能高效的防治。
蚜蟲,又稱膩蟲是一種繁殖最快的昆蟲。蚜蟲俗稱膩蟲或蜜蟲等,包括蚜總科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經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科約4400種,其中多數屬于蚜科。
發生規律蚜蟲的繁殖力很強,1年能繁殖10~30個世代,世代重疊現象突出。當5天的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2℃以上時,便開始繁殖。在氣溫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個世代需10天,在夏季溫暖條件下,只需4~5天。它以卵在花椒樹、石榴樹等枝條上越冬,也可保護地內以成蟲越冬。氣溫為16~22℃時最適宜蚜蟲繁育,干旱或植株密度過大有利于蚜蟲為害。
一、危害特點
蚜蟲分泌的排泄物蜜露,透明稠粘,對花卉的生理活動起到阻滯作用,又是病菌的良好培養基,易誘發煤污病等。群集危害嫩葉、嫩稍、花蕾等部位,以致花卉畸形發展,影響欣賞效果,使葉片背面不規則的皺縮、卷曲、脫落、花蕾變形、花朵減少或變小,嚴重時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
二、發生規律:
蚜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一般在氣溫29℃左右繁殖最快。一年發生20-30代。發生高峰期3月下旬-5月中旬,春季大發生,秋季小發生。雨后天晴易暴發。
三、蚜蟲的種類

1)桃粉蚜
1年發生10代左右,4月桃、梅杏、李等 植物為害,6月以后遷至禾本科雜草,秋季回遷;在安徽等地主要發生在3-5月,一年發生10-30代。

2)棉蚜
1年發生20-30代。春、秋季在木槿、石榴、海桐、花椒、茶花、扶桑等植物,10月后回雜草產卵越冬。

3)欒多態毛蚜
1年發生5代,春季3代、秋季2代,11月以卵越冬,重發期在3月中旬欒樹萌芽期。

4)杭州新胸蚜
1年發生代數不詳,每年3月中旬蚊母展葉時,原產于葉芽內的卵孵化,形成蟲癭,6月上旬蟲癭破裂。

5)月季長管蚜
1年發生10-20代,5月中旬第一次繁殖高峰,10月中下旬第二高峰。

6)松大蚜
在北方一年發生10多代,9-10月仍危害嚴重。

7)柏大蚜
一年發生一代,為害期在4-5月,以側柏為害最重。
四、蚜蟲防治難題
第一,繁殖快
一年繁殖20-30代,易產生抗藥性
第二,成熟快
5天左右完成一代,用藥間隔期稍長就控制不住
1、對癥用藥且要解決抗性問題。
2、針對成熟快,縮短用藥間隔期。用藥間隔期縮短為3-5天,連用2-3次。
五、防治技術
1、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樹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蟲產卵;結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殘花,集中燒毀,降低越冬蟲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樹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塊,及時清理殘枝落葉,減少越冬蟲卵;春季花卉上發現少量蚜蟲時,可用毛筆蘸水刷凈,或將盆花傾斜放于自來水下旋轉沖洗。
2、保護天敵
蚜蟲的天敵很多,有瓢蟲、草蛉、食蚜蠅和寄生蜂等,對蚜蟲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盡量少施廣譜性農藥,避免在天敵活動高峰時期施藥,有條件的可人工飼養和釋放蚜蟲天敵。
3、蚜蟲化學防治:
預防用藥:“叢無蹤”/雅虱馬”1000倍+“葉力” 800倍雨后噴施。
危害期用藥:“叢無蹤”/“雅虱馬”800倍+“葉力”800倍噴施。


